Skip to content
李梅樹紀念館
  • 首頁
  • 文化活動
    • 活動消息
    • 推薦閱讀
    • 梅樹月
    • 三峽祖師廟
  • 關於我們
    • 關於紀念館
    • 與我們合作
    • 隱私權政策
    • 支持我們
  • 認識李梅樹
    • 畫家介紹
    • 畫家自述
    • 年度大記事
    • 線上美術館
  • Toggle website search
選單 Close
  • 首頁
  • 文化活動
    • 活動消息
    • 推薦閱讀
    • 梅樹月
    • 三峽祖師廟
  • 關於我們
    • 關於紀念館
    • 與我們合作
    • 隱私權政策
    • 支持我們
  • 認識李梅樹
    • 畫家介紹
    • 畫家自述
    • 年度大記事
    • 線上美術館
  • Toggle website search

年度大記事

  1. Home>
  2. 年度大記事

百年紀要

  • 農曆二月四日(國曆三月十三日)出生於三峽鎮,長兄劉清港(繼嗣母系姓劉),在三峽鎮上開設「保和醫院」

國內外藝壇

  • 廖繼春出生於台中豐原

國內外社會重要記事

  • 日本政府吊銷臺灣日報
1902
1903

國內外藝壇

  • 顏水龍出生於台南下營
  • 藍蔭鼎出生於宜蘭羅東
  • 高更去世

國內外藝壇

  • 塞尚完成「聖維克多山」作品

國內外社會重要記事

  • 日俄戰爭爆發
  • 解散臺灣日報
1904
1905

國內外藝壇

  • 立石鐵臣出生於台北
  • 畢卡索完成「賣藝人」作品
  • 塞尚完成「浴者」作品
  • 野獸派誕生

國內外藝壇

  • 陳植棋出生於汐止
  • 塞尚去世
1906
1907

國內外藝壇

  • 楊三郎出生於台北縣永和
  • 李澤藩出生新竹
  • 十一月,石川欽一郎來台任督府翻譯官
  • 兼台北中學與國語學校美術教師
  • 畢卡索完成「亞維儂的姑娘」
  • 日本文部省美術展覽會開始舉行

國內外藝壇

  • 石川欽一郎水彩畫展於國語學校
  • 李石樵出生於台北新莊
  • 郭雪湖出生於台北

國內外社會重要記事

  • 縱貫鐵路(台北至高雄)全線通車
1908
1909

國內外藝壇

  • 石川欽一郎主持水彩畫展於台北中學,共展出50件
  • 未來主義誕生,發表未來派宣言

百年紀要

  • 入三角湧公學校

國內外藝壇

  • 陳清汾出生於台北
  • 鄉原古統自東美校師範科畢業
  • 石川欽一郎指導台北學校寫生班畫展
  • 馬蒂斯完成「舞蹈」與「音樂」
1910
1911

國內外藝壇

  • 黃賓虹與鄧實合編「美術叢書」

國內外社會重要記事

  • 中國發生革命
  • 東線鐵路(花蓮至台東)全線通車

國內外藝壇

  • 鹽月桃甫自東美校師範科畢業
  • 石川欽一郎指導台北洋畫研究會
  • 台北中學校師生水彩畫展,並展出東京名家作品

國內外社會重要記事

  • 中華民國成立
  • 臺灣總督府開始施工興建
1912
1913

國內外藝壇

  • 石川欽一郎指導台北中學會洋畫研究部

百年紀要

  • 三峽祖師廟翻修,民間畫師及雕刻師的精湛技藝,影響其心靈
  • 受業於日籍教師遠山巖,開始接觸西洋繪畫,初習鉛筆畫及水彩畫

國內外社會重要記事

  •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
1914
1915

百年紀要

  • 三角湧公學校畢業

國內外藝壇

  • 黃土水入日本東美校雕塑科木雕部當選修生

百年紀要

  • 就讀台灣公學實業科農業課程

國內外藝壇

  • 劉錦堂入東京美術學校西畫科
  • 佛洛依德發表「精神分析學之解析」
1916
1917

國內外藝壇

  • 陳澄波自台北國語學校公學師範部畢業
  • 鄉原古統至臺灣任教美術課程

百年紀要

  • 畢業台灣公學校實業科
  • 考取台北國語學校師範部
  • 自日本郵購「講義錄」,自修研習美術知識及技巧
  • 自研油畫

國內外藝壇

  • 達達派發表宣言
  • 羅丹、竇加去世

國內外社會重要記事

  •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
1918
1919

百年紀要

  • 領導發起舉辦全校學生美展

國內外藝壇

  • 岡田三郎助至澳底、淡水、高雄寫生
  • 黃土水「蕃童吹笛」入選第一屆帝展
  • 雷諾瓦去世

國內外社會重要記事

  • 臺灣總督府興建完工

國內外藝壇

  • 岡田三郎助抵台,為督府繪製壁畫作品「北白川宮殿下之澳底登陸」
1920
1921

國內外藝壇

  • 鹽月桃甫來台任教台北高等學校

國內外社會重要記事

  • 「臺灣文化協會」成力,林獻堂為會長,蔣渭水為理事

百年紀要

  • 畢業於台北師範學校
  • 任教於瑞芳公學校
  • 與林粒女士結婚

國內外藝壇

  • 鄉原古統、鹽月桃甫聯展於博物館
  • 黃土水自東京美術學校研究科畢業

國內外社會重要記事

  • 縱貫鐵路海線通車
1922
1923

國內外藝壇

  • 鹽月桃甫個展於博物館
  • 黃土水製作帝展作品「水牛與牧童」
  • 廖繼春就讀日本美術函授學校講座

國內外社會重要記事

  • 日本關東大地震
  • 臺灣民報創刊

百年紀要

  • 調至三峽公學校任教
  • 與石川欽一郎初次接觸,並參加石川組織「暑期美術講習會」,同期會員有陳植棋、李石樵、李澤藩、葉火城、楊啟東、陳英聲、倪蔣懷、藍蔭鼎

國內外藝壇

  • 石川欽一郎返台,應聘為台北師範教師
  • 廖繼春、陳澄波赴日,考入東美校師範科
  • 楊三郎入京都關西美術學院洋畫科
  • 黃土水雕塑「郊外」入選第五屆帝展
1924
1925

百年紀要

  • 其父李金印先生去世

國內外社會重要記事

  • 陳植棋赴東京,就教於岡田三郎助
  • 鹽月桃甫楊畫展於博物館
  • 陳澄波、陳植棋在日籌組「春光會」,因黃土水反對而作罷

百年紀要

  • 調至鶯歌庄尖山公學校任教
  • 長女麗霞出生

國內外藝壇

  • 黃土水「南國風情」入選東京聖德太子奉鏨展
  • 陳植棋「橋」入選槐樹社展
  • 鹽月桃甫、鄉原古統旅行台東
  • 楊三郎返台,個展於博物館
  • 藍蔭鼎、倪蔣懷、陳澄波、陳植棋、陳英聲、陳承潘、陳銀用創立七星畫壇
  • 黃土水攜釋迦像返台,供奉於龍山寺

國內外社會重要記事

  • 蔣渭水創立文化書局
1926
1927

百年紀要

  • 作品入選於台北州國語日海報展募集
  • 油畫作品「靜物」入選第一屆台展

國內外藝壇

  • 陳澄波、顏水龍自東美校畢業,後入西畫研究科,廖繼春畢業返台
  • 陳澄波返台個展於博物館
  • 廖繼春、陳澄波、顏水龍、張舜卿、范洪甲、何德來等組成「赤島洋畫會」
  • 陳澄波「街頭之夏氣分」入選第八屆帝展
  • 台灣美術展覽會(台展)第一屆於樺山小學,審查委員:鄉原古統、木下靜涯(東洋畫)、石川欽一郎、鹽月桃甫(西洋畫)
  • 黃土水個展於博物館及基隆公會堂

國內外社會重要記事

  • 日本裕仁天皇就位

百年紀要

  • 油畫作品「三峽的町裡」入選第二屆台展
  • 十一月二十七日與陳澄波一同前往日本,分別至川端學校、新宿同舟舍、本鄉研究所等處勤鍊素描,積極準備東京美術學校入學考試

國內外藝壇

  • 廖繼春「芭蕉庭院」、陳植棋「台灣風景」入選第九屆帝展
  • 台展第二屆於台北樺山小學,審查委員:松林桂月、鄉原古統、木下靜涯(東洋畫)、小林萬吾、石川欽一郎、鹽月桃甫(西洋畫)
  • 陳清汾「悲村」入選巴黎秋季沙龍展

國內外社會重要記事

  • 中國在蔣介石領導下獲得統一
1928
1929

百年紀要

  • 三月,通過東京美術學校西畫科入學考,事師長原孝太郎先生、岡田三郎助、小林萬吾。
  • 九月,陳植棋引介,在校外入吉川芳松先生門下
  • 「台北醫院之庭」入選第三屆台展
  • 參加日本「光風畫會」美展至1970年
  • 次女麗月出生
  • 完成「三峽後街」

國內外藝壇

  • 陳澄波自東美校畢業,任教上海新華藝專。並任第一屆全國美展審查員
  • 赤島社第一屆洋畫展於博物館

國內外社會重要記事

  • 陳清汾「公園之一隅」入選二科會
  • 藍蔭鼎「街頭」、陳澄波「早春」入選第十屆帝展
  • 小林萬吾個展於台中市民館

百年紀要

  • 東美二年級從小林萬吾先生學習人體素描
  • 加入「赤島社」
  • 五月,長兄病逝返台料理喪事,休學一學期
  • 十二月,護送黃土水遺體至火葬場火化,速寫了火葬所外觀及親友等待火葬情形
  • 作品「朝」入選第四屆台展

國內外藝壇

  • 黃土水製作「郭春秧坐像」
  • 陳澄波「普陀山之普濟寺」,立石鐵臣「海邊風景」,陳植棋「芭蕉」,黃土水「高木博士之像」入選第二屆東京聖德太子美術奉讚展
  • 台灣繪畫研究所改名為「台灣美術研究所」
  • 黃土水完成鉅作「水牛群像」
  • 十二月二十一日,黃土水因盲腸炎併發腹膜炎去世
1930
1931

百年紀要

  • 再度赴日就讀未完成之學業
  • 東美三年級入岡田三郎助教室研究油畫
  • 作品「秋色」入選光風會展
  • 作品「織物」入選第五屆台展
  • 長男景暘出生

國內外藝壇

  • 李石樵入東京美術學校
  • 洪瑞麟入日本帝國美術學校
  • 陳植棋逝世於汐止
  • 顏水龍「少女」、「公園」入選巴黎秋季沙龍
  • 陳澄波代以中華民國參展芝加哥世界博覽會

國內外社會重要記事

  • 日本佔領滿州
  • 蔣渭水去世

百年紀要

  • 參加「春台美術展」
  • 「靜物」獲第六屆台展入選

國內外藝壇

  • 石川欽一郎返日,定居東京
  • 立石鐵臣獲國畫會國畫獎勵賞
  • 陳澄波自上海返台
1932
1933

百年紀要

  • 作品「自畫像」獲第七屆台展特選
  • 完成東京美術學校畢業作品「裸女」
  • 三女麗玉出生

國內外藝壇

  • 立石鐵臣來台寫生
  • 藤島武二來台
  • 赤島社解散
  • 1933─1934年左右,日本野獸派盛行

百年紀要

  • 作品「水牛」、「切蕃薯之女」入選第八屆台展
  • 台北總督府購藏「切蕃薯之女」作品
  • 東京美術學校畢業,返台被任三峽庄協議員
  • 十一月與畫友廖繼春、楊三郎、陳澄波、顏水龍、李石樵、陳清汾及立石鐵臣等七人,創立「台陽美術協會」

國內外藝壇

  • 陳澄波「西湖春色」,廖繼春「子供二人」,李石樵「畫室」,陳進「合奏」入選第十五回帝展
  • 台陽美術協會於鐵道旅館成立大會
  • 梅原龍三郎發表「台灣少女」作品
1934
1935

百年紀要

  • 一月,為其母壽辰捐百元,作為救濟金
  • 作品「小憩之女」獲第九屆台展特選第一席並獲台展賞
  • 十一月,招待梅原龍三郎、藤島武二及鹽月桃甫遊歷三峽
  • 當選三峽庄協議員
  • 「水牛」等五件出品第一屆台陽展
  • 作品「編物」入選
  • 肆女麗美出生

國內外藝壇

  • 台灣美術聯盟成立大會,於鐵道旅館,成立繪畫、造形美術、雕塑、文藝等部
  • 藤島武二以台南為題材,創作油畫三十餘幅,粉彩數十件,並發表感想後返回東京
  • 李石樵自東京美術學校油畫科畢業
  • 台陽第一次展覽
  • 立石鐵臣退出台陽美協
  • 十月,藤島武二、梅原龍三郎來台

百年紀要

  • 作品「黃昏時」獲第十屆台展入選
  • 作品「睡覺的女人」獲第十屆台展特選
  • 「看畫冊的少女」、「風景」等十件出品第二屆台陽展

國內外藝壇

  • 鄉原古統辭去教職返日
  • 鹽月桃甫滯台十五年紀念展於教育會館,展出約一百三十件
  • 梅原龍三郎來台
  • 藤島武二繪製「臺灣少女」
1936
1937

百年紀要

  • 獲「台日文化獎」
  • 「安平風景」等七件出品第三屆台陽展
  • 150號之「戲弄火雞的小孩」創作約於此年

國內外藝壇

    公會堂展示黃土水作品「水牛群像」,並舉行追悼儀式
  • 台陽展南部巡迴展
  • 督府因中日戰爭,取消第十一回台展
  • 畢卡索「格爾尼卡」展出於巴黎博覽會

國內外社會重要記事

  • 中日戰爭

百年紀要

  • 連任三峽庄協議員
  • 作品「曠野」第一屆府展無鑑查
  • 次男景光出生

國內外藝壇

  • 第四屆台陽展舉辦黃土水及陳植棋紀念展
  • 洪瑞麟返台,就職倪蔣懷瑞芳礦場
  • 陳德旺、洪瑞麟退出台陽美協
  • 岡田三郎助逝世
  • 成立「府展」,延續「台展」改由台灣總督府文教局舉辦
1938
1939

百年紀要

  • 作品「紅衣」,並入選第三屆新文展(原帝展)
  • 作品「溫室」出品第二屆府展

國內外藝壇

  • 立石鐵臣返台,任職台北帝大理農學部

百年紀要

  • 赴日創作「花與女」作品入選「開國二千六百年奉祝美展」
  • 「朝」出品第三屆府展「台日文化獎」
  • 五女麗雲出生

國內外藝壇

  • 九月,鹽月桃甫個展
  • 李梅樹、石川欽一郎、楊三郎、藍蔭鼎、李石樵、劉啟祥、立石鐵臣、蒲添生、陳夏雨、黃清埕等人均參展日本「紀元二千六百奉祝美展」
1940
1941

百年紀要

  • 八月,捐助作品,參加臺灣文學雜誌社舉辦的義賣會
  • 太平洋戰事,取消赴日參選新文展計劃
  • 作品「秋實」、「田園少女」展出於第四屆府展

國內外藝壇

  • 台灣造型美術展於教育會館,包括張萬傳、陳德旺、顏水龍、范倬造、黃清埕、洪瑞麟、藍運登、謝國鏞
  • 台陽展第七回新設雕刻部,展於公會堂,陳夏雨、蒲添生、陳永森、劉啟祥加入台陽美協會員,顏水龍退出
  • 八月,台灣文學雜誌社舉辦義賣會

國內外社會重要記事

  • 太平洋戰爭爆發

百年紀要

  • 當選三峽茶業組合長
  • 作品「麗日」展出於第五屆府展

國內外藝壇

  • 立石鐵臣發表「台灣之家」等四件作品參展國畫會
1942
1943

百年紀要

  • 「春色」等三件展出於第九屆台陽展
  • 「新綠」展出於第六屆府展
  • 參男景文出生

國內外藝壇

  • 藤島武二逝世

百年紀要

  • 「新綠」參展台陽十週年紀念展

國內外社會重要記事

  • 府展中止
1944
1945

百年紀要

  • 代理三峽街長
  • 受行政長官公署委託繪製國父孫逸仙先生及蔣介石總統肖像

國內外藝壇

  • 台陽展中止
  • 石川欽一郎逝世

國內外社會重要記事

  • 日本投降,台灣光復
  • 各縣市設教育局、國民學校、添設師範學校
  • 各縣市街道名「町」及「丁目」等日文名稱一律廢

百年紀要

  • 三峽街改鎮,被推為鎮民代表會主席
  • 任第一屆省展審查委員(連任至一九七三年第廿七屆省展審查委員)
  • 省政府購買第一屆省展壹百號作品「星期日」購呈蔣介石總統

國內外藝壇

  • 第一屆省展(10.21─10.31),評審為李梅樹、楊三郎、陳澄波、廖繼春、李石樵、顏水龍、劉啟祥、陳清汾、藍蔭鼎、郭雪湖、陳進、林玉山、陳敬輝、林之助、蒲添生、陳夏雨等人

國內外社會重要記事

  • 三峽街改制為三峽鎮並成立鎮民代表會
  • 台北縣政府成立,連震東任縣長
1946
1947

百年紀要

  • 被推舉任三峽長福巖清水祖師廟重建主持人

國內外藝壇

  • 師長小林萬吾逝世

國內外社會重要記事

  • 二二八事件

百年紀要

  • 任三峽農會理事長兼合作社理事主席
  • 「春色」等五件參展第十一屆台陽展
  • 「黃昏」、「郊遊」參展第三屆省展

國內外藝壇

  • 第十一屆台陽展發表宣言
  • 第三屆省展與台灣省博覽會合併舉行

國內外社會重要記事

  • 蔣介石總統在南京就任第一任中華民國總統
1948
1949

百年紀要

  • 作品「白衣少女」等二件展出第十屆台陽展
  • 作品「綠蔭」展出第四屆省展

國內外藝壇

  • 東京美術學校改制為東京藝術大學

國內外社會重要記事

  • 中央政府遷台
  • 台灣省實施戒嚴(1949.5.20.─1987.7.15)
  • 台灣省實施三七五減租

百年紀要

  • 當選台北縣第一屆縣議員
  • 「農村秋色」、「薔薇」及「黃昏」(非1948年作品)等作品參展第五屆省展
  • 「秋海」、「春色」、「花」展出第十三屆台陽展
  • 完成100號「露台」作品

國內外社會重要記事

  • 台灣地區實施地方自治
  • 韓戰爆發,美國第七鑑隊巡防台灣海峽
1950
1951

百年紀要

  • 「杜鵑花」等五件作品展出第十四屆台陽展
  • 「夕幕」等三件展出第六屆省展

國內外藝壇

  • 中華民國美術會成立

國內外社會重要記事

  • 省教育廳要求教學一律用國語,禁用日語

百年紀要

  • 連任第二屆縣議員
  • 作品「初夏」、「杜鵑花」等三件展出第十五屆台陽展

國內外藝壇

  • 張道藩發表「論當前文藝創作三個問題」,以做為青年作家創作的指導

國內外社會重要記事

  • 蔣介石總統發表「告全國青年書」,號召創立中國青年反共救國團
1952
1953

百年紀要

  • 作品「農村風景」等三件參展第八屆省展
  • 作品「新綠」、「溪谷」、「春色」三件參展第十六屆台陽展

國內外社會重要記事

  • 台灣實施耕者有其田
  • 朝鮮半島戰爭,南北分裂

百年紀要

  • 作品「薔薇」等三件參展第十七屆台陽展
  • 作品「秋高」等三件參展第九屆省展
  • 完成作品「憑欄少女」

國內外藝壇

  • 台北市文獻委員會舉辦「美術運動座談會」
  • 鹽月桃甫逝世

國內外社會重要記事

  • 中美協防條約訂定
  • 西部縱貫公路通車
1954
1955

百年紀要

  • 連任台北縣第三屆縣議員
  • 完成作品「祖師廟廟埕前」等

國內外藝壇

  • 台灣省立師範學院改制為國立師範大學
  • 師大藝術系「阿里山旅行畫展」

百年紀要

  • 作品「秋色」參展第十一屆省展

國內外藝壇

  • 國立歷史文物美術館成立

國內外社會重要記事

  • 東西橫貫公路開工
1956
1957

百年紀要

  • 完成作品「三峽風光」

國內外藝壇

  • 國立歷史博物館設國家藝廊
  • 五月、東方兩畫會成立並分別舉行畫展

百年紀要

  • 完成作品「小憩(二)」、「沉思」、「窗邊少女」等作

國內外藝壇

  • 全省美展開始巡迴展出

國內外社會重要記事

  • 八七水災
1958
1959

百年紀要

  • 十一月二十七日第一次個展於中山堂

國內外藝壇

  • 九月,故宮、中央兩博物館文物遷到台北外雙溪

國內外社會重要記事

  • 東西橫貫公路竣工

百年紀要

  • 完成作品「屏前少女」、「小憩(三)」等作

國內外藝壇

  • 絲緞畫室人體畫展,造成轟動
  • 國立藝專設美術科
  • 文化學院研究所設藝術學門,為藝術研究所之前身
1961
1962

百年紀要

  • 舉家遷住南京西路
  • 任文化學院研究所教授
  • 完成作品「于右任畫像」、「浴後」、「露台黃昏」等作

國內外藝壇

  • 八月,中國畫學會成立

百年紀要

  • 五月二十日至三十一日於台北市海雲閣畫廊第二次個展
  • 完成作品「採茶少女」、「火炎山」

國內外藝壇

  • 十一月,溥心畬逝世
  • 文化學院設美術系

國內外社會重要記事

  • 「梁祝」熱潮
1963
1964

百年紀要

  • 任文大美術系教授
  • 任國立藝專美術科教授兼主任至1972年
  • 「太魯閣」參展第十九屆省展
  • 完成作品「盛夏」、「蘇澳漁港」

國內外藝壇

  • 十一月,于右任逝世
  • 「臺灣文藝」創刊
  • 洪瑞麟至藝專美術科教授素描課程

國內外社會重要記事

  • 嘉南地區發生強烈地震
  • 教育部通知各大專院校,「三民主義」課程改為「國父思想」
  • 美國介入越戰

百年紀要

  • 完成作品「愛孫」、「梵音」及「新裝」(約完成此年)

國內外藝壇

  • 國軍文藝活動中心揭幕

國內外社會重要記事

  • 中國「文化大革命」展開序幕
1965
1966

百年紀要

  • 與林玉山、洪瑞麟、施翠峰赴日韓考察美術教育
  • 「青海秋曉」展出第二十一屆省展
  • 完成作品「蓮霧」

國內外藝壇

  • 中山文藝獎成立

國內外社會重要記事

  • 北部橫貫公路竣工

百年紀要

  • 創辦國立藝專雕塑科並兼主任
  • 完成作品「春郊」

國內外藝壇

  • 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成立
  • 「純文學」月刊創刊
1967
1968

百年紀要

  • 指導國立藝專雕塑科學生參與三峽祖師廟浮雕工程
  • 撰文「為美術前途進一言」於二十三屆省展畫輯
  • 「黎明」參展第二十三屆省展
  • 完成作品「太魯閣(一)」、「盼望」

國內外藝壇

  • 「五月畫會」於國際畫廊舉行畫展
  • 中華民國第一次全國文藝會談在台北揭幕
  • 吳耀忠報捕遠山巖來台,稱許祖師廟之建築「纖細華麗、幽玄宏
  • 大」

百年紀要

  • 義賣其油畫作品兩幅籌募國立藝專美術科畢業巡迴展經費
  • 主持國立藝專「黃帝發明指南車」與「孔子問禮於老子」浮雕製作
  • 完成作品「春光」、「晨曦」

國內外藝壇

  • 吳濁流文學獎基金會成立
  • 「文藝」月刊創刊

國內外社會重要記事

  • 人類首次登陸月球
1969
1970

百年紀要

  • 創立國立藝專美術科研究室,募集專款貳拾萬元充實圖書
  • 主持國立藝專「孔子」塑像製作
  • 完成作品「春光行雲」、「太魯閣(二)」、「曙光」、「梳妝」、「河邊清晨」、「陳老夫人」

國內外藝壇

  • 教育部公布規定縣市鄉鎮均需設置社教館
  • 日本作家川端康成來臺訪問

百年紀要

  • 十二月,當選全國好人好事代表,榮獲嚴副總統家淦先生頒「德藝兼修」匾額
  • 主持教育部大廳「大禹治水」及「孔子行教」等浮雕製作
  • 繪「鄭成功像」於文大華岡博物館
  • 「曙光」參展第二十五屆省展
  • 「河邊清晨」參展第六屆國展

國內外藝壇

  • 文大華岡博物館成立
  • 雄獅美術月刊創刊

國內外社會重要記事

  • 中華民國宣布退出聯合國
1971
1972

百年紀要

  • 藝專美術科主任屆滿退休
  • 完成作品「河岸清晨」、「秋晨」

國內外藝壇

  • 修訂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
  • 中日斷交

百年紀要

  • 藝專雕塑科主任退休
  • 完成作品「窗邊斜陽」、「佛門少女」

國內外藝壇

  • 林懷民「雲門舞集」首次公演
1973
1974

百年紀要

  • 三月二十五日,與畫友創立「中華民國油畫學會」任常務理事
  • 任第七屆全國美展審查委員
  • 始任省展評議委員
  • 「端莊佳人」參展第七屆國展
  • 完成作品、「冰果店」

國內外藝壇

  • 郭柏川逝世
  • 中華民國油畫學會成立大會,楊三郎任第一屆理事長,學會所辦展覽稱為「全國油畫展」

百年紀要

  • 任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系教授
  • 完成作品「清晨」、「屋頂花園」、「晚餐後」、「假日閒情」及「陳義方先生肖像」

國內外藝壇

  • 五月,藝術家雜誌創刊
  • 九月,首次大規模的「中西名家畫展」在歷史博物館展出

國內外社會重要記事

  • 行政院長蔣經國宣六年經濟建設總目標
1975
1976

百年紀要

  • 任油畫學會第二屆理事長
  • 完成作品「墾丁初春」、「太魯閣(三)」、「春光」及「納涼」及「澎湖漁市」

國內外藝壇

  • 廖繼春逝世
  • 素人畫家洪通於美新處舉行首次個展
  • 蔣經國提示教育部,應將臺灣先賢烈士事蹟編篡臺灣史籍或中小學教科書中

百年紀要

  • 任中國美術協會理事長
  • 因嚴重胃出血,入院治療
  • 「晴朗」參展第二屆全國油畫展
  • 「梳妝」參展師大三十週年展
  • 「春光」參展第八屆國展
  • 「墾丁初春」參展第三十一屆省展
  • 完成「三峽春曉」及「三峽春色」

國內外藝壇

  • 十二月,華南銀行宣傳火柴盒印製李石樵的「三美圖」,引起省政府關切
  • 臺灣鄉土文學論戰
  • 國泰美術館揭幕
1977
1978

百年紀要

  • 代表美術界出席國建會建議:籌建現代美術館、緩徵畫家售畫所得稅、政府或民間基金會典藏參加競獎之優秀作品、各階段美術教育課程,應延聘專家審慎研擬
  • 參加中日現代名家展
  • 赴日本日光地區寫生
  • 「三峽春色」參展第三十二屆省展並擔任評議委員
  • 完成「雨後秋色」、「林蔭小憩」、「濤聲」及「大福先生夫人畫像」

國內外藝壇

  • 「出版與研究」雜誌在台北耕莘文教院舉行「裸體藝術問題」座談會
  • 「美的人體繪畫雕塑展」在台中中外畫廊舉行,為首次以人體為創作主題的展覽
  • 台北國泰美術館舉行西班牙現代名家畫展

國內外社會重要記事

  • 中美斷交
  • 南北高速公路全線通車

百年紀要

  • 「溫暖」參展第三屆全國油畫展
  • 應林本源中華文化教育基金會演講「台灣美術的演變」
  • 「雨後秋色」參展第三十三屆省展
  • 完成「林太夫人月裡女士畫像」、「游」、「戲水」

國內外藝壇

  • 太極畫廊展出光復前台灣美術作品展覽,30年代畫家作品自此頻繁
  • 洪瑞麟在「春之藝廊」展出礦工畫作
  • 藍蔭鼎逝世
  • 顏水龍任中華民國油畫學會第三屆理事長

國內外社會重要記事

  • 美麗島事件
1979
1980

百年紀要

  • 十月,赴日寫生,於年底返國
  • 「戲水」參展第九屆國展
  • 「日光初秋」(完成於1979年)參展第三十四屆省展
  • 完成「玫瑰」、「日光初秋」、「牧場」、「奧只見湖」、「陳國政先生伉儷」、「嬉水」及「許博士伉儷」

國內外藝壇

  • 立石鐵臣逝世
  • 教育部主辦首屆文藝季揭幕

百年紀要

  • 任油畫學會榮譽理事長
  • 「錦色風光」參展第三十五屆省展
  • 八月,因胃部再次出血入院治療
  • 完成「清溪浣衣」、「秋到樹梢」及「秋色」

國內外藝壇

  • 席德進逝世
  • 雷諾瓦二十一幅原作在歷史博物館展出
  • 文建會成立
  • 畢卡索陶藝展在歷史博物館展出
  • 趙無極返臺個展

國內外社會重要記事

  • 南迴鐵路動工
1981
1982

百年紀要

  • 九月一日,郵政總局發行以祖師廟為題材發行「臺灣廟宇建築郵票」
  • 應國立歷史博物館邀請,舉行八十回顧展並出版「李梅樹油畫集」
  • 「日光初秋」參展於第三十六屆省展
  • 十二月文建會出資拍攝三十分鐘的錄影記錄
  • 完成作品「涉水」

國內外藝壇

  • 立法院通過「文化資產保存法」
  • 國立藝術學院在關渡成立

百年紀要

  • 二月六日因慢性阻塞性肺炎逝世於台大醫院,葬於三峽
  • 十二月於台北市立美術館展出「李梅樹遺作展」開館展

國內外藝壇

  • 十二月,北美館正式開放
  • 張大千病逝

國內外社會重要記事

  • 外匯存底突破百億美元,創下新記錄
1983
1984

百年紀要

  • 十二月,北美館正式開放
  • 「聯合文學」創刊

國內外社會重要記事

  • 李登輝出任第七任副總統

百年紀要

  • 九月,以「紅衣」、「露台黃昏」兩件作品,參加「中華民國現代十大美術家展」於日本展出

國內外藝壇

  • 吳耀忠去世
  • 文建會舉辦「中華民國現代十大美術家」遴選出李梅樹、黃君壁、張大千、顏水龍、沈耀初、林玉山、李澤藩、楊三郎、陳進、劉啟祥等十人作品,赴日展出

國內外社會重要記事

  • 解除戒嚴
1987
1988

百年紀要

  • 十一月,東之藝廊舉辦「李梅樹楓葉系列畫展」展出23件作品

國內外藝壇

  • 北美館舉辦「中國─巴黎:早期旅法畫家回顧展」
  • 台灣省立美術館開館
  • 北美館舉辦「達達─永遠的前衛」

國內外社會重要記事

  • 蔣經國總統逝世,李登輝繼任
  • 解除報禁

百年紀要

  • 陳英德先生在「雄獅美術」之九月至十一月月刊上撰寫「日本、法國與台灣早期藝術關係初探」一文,論述李梅樹先生作品

國內外藝壇

  • 教育部遴選第一批民族藝師包括黃龜理等七人
  • 北美館展出楊三郎1924至1989年作品回顧展

國內外社會重要記事

  • 台灣股市成交值突破千億大關
  • 天安門事件
1989
1990

百年紀要

  • 三月初成立劉清港醫師李梅樹教授昆仲紀念館
  • 三月十一日,昆仲紀念館,展出「婦女之美」油畫系列二十餘件
  • 六月十日至八月三十一日,昆仲紀念館,展出「花之系列」共二十餘件
  • 九月九至十六日,昆仲紀念館,展出「人體之美」三十四幅粉彩、素描及油畫等人體作品
  • 十二月九日至十六日,紀念館展出「鄉土之美(一)」系列作品

國內外藝壇

  • 北美館舉辦「台灣早期西洋美術回顧展」,展示1895至1945年台灣美術發展過程
  • 省立美術館舉辦「台灣美術三百年」
  • 八月廿七日,北美館舉辦「中國‧現代‧美術」國際學術研討會,王秀雄題出「台灣第一代西畫家的保守與權威主義暨其對戰後台灣西畫的影響」

百年紀要

  • 三月十三日,九十冥誕,定於三月十日至十七日於紀念館展出二十多件油畫、素描及粉彩作品
  • 交通部郵政總局三峽郵局製作李梅樹肖像郵戳
  • 三月三十一日,聯合報刊登陳英德先生「誠摯情真的寫實主義者─談李梅樹先生畫作」一文
  • 六月,昆仲紀念館展出「肖像之美」的專題畫展

國內外藝壇

  • 文建會與北美館合辦「中華民國美術思潮研討會」
  • 秦孝儀指出,故宮現代館將舉辦台灣本土畫家個展,以擁有已被論定的藝術成就的名家為主,作品以家屬提供為原則
  • 楊三郎美術館成立

國內外社會重要記事

  • 總統李登輝宣告終止動員戡亂時期
1991
1992

百年紀要

  • 三月,蘇富比公司在台舉辦中國現代美術品拍賣會,其中李梅樹的「三峽風景」經其長子李景暘指認該畫作不是其父真蹟
  • 發現第五屆省展典藏作品「薔薇」流入繪畫市場(中時晚報81.3.29.)
  • 李梅樹紀念館於三月八日至五月三十一日以「婦女之美」為主題,為台灣早年女性圖像留下記錄
  • 五月,李梅樹的一批手稿,與數百件和台灣早期美術運動相關的文件,在帝門藝術中心
  • 六月,阿波羅畫廊展出「人物速寫遺作展」
  • 八月,藝術家雜誌社出版「臺灣美術全集第5卷─李梅樹」
  • 八月,東京都庭園美術館舉行「洋畫的動亂─昭和十年,帝展改組和西畫壇─日本、韓國、台灣」主題展中,參展作品為1939年的「紅衣」作品

國內外藝壇

  • 三月,蘇富比拍賣以三百零八萬成交的李石樵舊作「窗景靜物」,經有心人追查後發現,係為民國四十七年第十三屆省展後即蹤跡煙邈的作品
  • 謝里法撕毀美術史料作為抗議畫廊業者將美術史淪為買賣炒作的根據,以及台灣長期以來對美術史料的漠視
  • 台灣省立美術館推出「四十年來台灣地區美術發展研究」之各項展覽
  • 李石樵美術館成立
  • 謝里法於帝門藝術中心策劃「台灣早期美術運動文件大展」
  • 日本東京都庭園美術館舉行「洋畫的動亂─昭和十年」展,包括當時的台灣、韓國和日本畫作,還包括郭柏川、李石樵、劉啟祥及洪瑞麟等人。
  • 臺大藝術史研究所副教授顏娟英完成日據時代台灣美術史大事年表
  • 王行恭先生編輯「日據時期台灣美術檔案」出版

百年紀要

  • 一月二十九日聯合報刊登「李梅樹的深情與摯愛」一文,係由李景暘、李景光及李景文三兄弟口述,戴筱蘭小姐整理
  • 二月,紀念李梅樹逝世十週年,推出多項活動一月十六日至四月十一日於台北市立美術館展出「婦女之美」,共展出三十七件,粉彩四件,素描三十件
  • 紀念館展出「自畫像之美」
  • 在台北縣立文化中心展出「李梅樹畫作展」,由倪再沁先生主講「台灣史裏的李梅樹」,以及王慶台教授主講「三峽祖師廟傳統雕刻之介紹」
  • 舉辦寫生比賽,以李梅樹素描真蹟作為比賽首獎獎品
  • 在台北縣文化中心及李梅樹紀念館設立臨時郵局
  • 十一月,由文建會與雄獅美術策劃編寫「前輩美術家叢書─三峽‧寫實‧李梅樹」出版
  • 十二月,台北縣長尤清參加李梅樹文物館的開幕典禮

國內外藝壇

  • 廖繼春出生於台中豐原
  • 故宮與瑪摩丹美術館合辦「十九世紀末期中西畫風的感通」展覽,其中展出六十六幅印象派畫作及莫內作品
  • 北美館舉辦「台灣美術風貌展」根據年代分為光復初期美術、現代主議的萌芽、台灣美術的覺醒、國際風格的形成四段
  • 曹秋圃病逝
  • 許鴻源先生在美國洛杉磯爾灣市成立「順天美術館」
1993
1994

百年紀要

  • 「台北攝影節」展出玻璃版攝影展,家屬提供李梅樹生前所攝影之一批玻璃版照片

國內外藝壇

  • 嘉義文化中心舉辦「嘉義人─陳澄波百年祭」並舉行「美術家陳澄波學術論文研討會」
  • 高美館正式開館

百年紀要

  • 四月,李梅樹塑像於三峽安溪國小揭幕
  • 七月,傳家藝術公司所舉行的「傳家之寶」展,向李梅樹家屬借展「麗日」及一幅人物畫
  • 十一月十八日,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東之畫廊向李梅樹家屬借展1940年的「花與女」及1935年的「小憩之女」等作品
  • 十二月十六日,李梅樹紀念館邀請郭江宋主講「談台灣老一輩畫家油彩作品的保存與修復」,並以修復兩個半月的畫作「黃昏」為例

國內外藝壇

  • 民族藝師黃龜理十四日病逝,享年九十三歲
  • 高美館將「台灣地區繪畫發展回顧展」,共計198件作品,製成光碟片
  • 楊三郎先生六日因肝癌並病逝,享年八十九歲
  • 李石樵先生逝世於美國紐約,享年八十八歲
  • 「陳植棋作品展」於北美館
  • 高美館展出「黃土水百年紀念展」,共展出廿一件作品
  • 「第五十八屆台陽美術展」於國父紀念館展出

國內外社會重要記事

  • 李登輝總統參加二二八紀念碑落成典禮,並代表政府向受難家屬道歉
1995
1996

百年紀要

  • 一月,在文建會資助下,李梅樹紀念館舉行第一場講,由莊玉明先生主講「李梅樹畫作欣賞」
  • 九月,亞洲藝術中心展出1940年,曾獲日台文化獎的「朝」畫作

國內外社會重要記事

  • 北美館舉辦「回顧與省思─二二八紀念展」,為首次政府單位公辦的二二八美展
  • 北美館舉辦「廖繼春回顧展」,其家屬並捐贈五十件遺作
  • 新莊文化藝術中心委託美術史研究者白雪蘭策劃,推出「台灣西洋美術思想起」專題展
  • 台北縣立文化中心展出立石鐵臣畫作,並出版其「台灣畫冊」
  • 洪瑞麟病逝於美國加州,享年八十六歲

百年紀要

  • 三月至六月,北美館舉辦「風土民情─李梅樹作品展」,展出48幅作品
  • 四月,倪再沁發表「茲土有情─李梅樹和他的藝術」一書
  • 十一月,甄藏國際藝術公司推出「攀越巔峰─李梅樹油畫精品展」李梅樹美術館提供23件油畫作品

國內外社會重要記事

  • 北美館設立第一間常設展覽室,展出廖繼春的作品及檔案資料
  • 高雄市立美術館舉辦「西潮東風─印象派在台灣」展,展出台灣第一代學習西洋繪畫的藝術家,在最初接觸印象派後所呈現的作品
  • 顏水龍逝世,享年九十五歲
1997
1998

百年紀要

  • 四月,李梅樹紀念館榮獲,文建會所頒發的「文馨獎」

國內外藝壇

  • 行政院副院長劉兆玄,前往三峽祖師廟視察
  • 民族藝師李松林逝世,享年九十三歲
  • 行政院及台北縣政府將三峽老街及祖師廟規劃為「三峽文化景觀特區」
  • 文建會委託「藝術家」雜誌社邀集學者研究撰寫「台灣美術史綱」
  • 景薰樓秋拍舉行,以日據時代到台灣前輩畫家、中堅畫家作品為主
  • 台陽美術協會成立

百年紀要

  • 三月,作品「黃昏」與「紅衣」出借日本靜岡縣立美術館,參加「東亞近代油畫的誕生與開展」巡迴展
  • 三月,東之藝廊推出「台灣美術‧畫百年」展覽,展出1932年油畫作品「立著的裸女」
  • 五月,作品「三峽春曉」參展「社區驚豔─博物館嘉年華」
  • 六月,台北縣立文化中心舉辦「永遠鄉土的寫實畫家─李梅樹紀念展」
  • 七月,北美館舉辦「回到/故鄉─順天美術館收藏展」展出1980年「許鴻源夫婦肖像畫」

國內外藝壇

  • 文建會出版「台灣網路美術館」,第一片「台灣前輩美術家光碟」
  • 三月,日本靜岡美術館籌劃「東亞近代油畫的誕生與開展」正式開展
1999
2000

百年紀要

  • 六月,北美術館舉辦「東亞油畫的誕生與開展」,展出李梅樹在東京藝大之「自畫像」
  • 四月,高美術館舉辦「紅妝大眾─台灣前輩畫家繪畫中的女性影像與時尚品味」畫展,李梅樹家屬提供八件作品展出
  • 八月,智邦藝術空間舉行開幕展「劃時代的延伸─台灣前輩畫家典藏展」,展出包括李梅樹等第一代畫家,共三十三件作

國內外藝壇

  • 四月,高美館邀請台南文化局長演講「從橘園珍藏展看台灣美術的發展」,以展品為主軸,論述藝術生態的社會背景
  • 四月至八月,高美館舉辦「紅妝大眾─台灣前輩畫家繪畫中的女性影像與時尚品味」畫展,展出陳進、林之助、許深洲、劉錦堂、顏水龍、陳植棋、李澤藩、李石樵、陳敬輝、劉啟祥及李梅樹等人作品
  • 六月,北美術館舉辦「東亞油畫的誕生與開展」
  • 七月,北美館舉辦「面對面─由東京藝大自畫像談起」座談會,邀請廖德政、施翠峰、何肇衢、許坤成、蘇振明、施並錫、陳瑞文等人出席
  • 九月,台陽美展在台中縣立文化中心展出

百年紀要

  • 一月,「北美館2001典藏常設展」展出「白衣少女」,並以此作為該展之導覽手冊
  • 青林出版社出版計劃出版「台灣之美」系列,以《三角湧的梅樹阿公》來介紹李梅樹

國內外藝壇

  • 錦江堂展出本土前輩畫作,包括李梅樹在內,共計51件
  • 一月,本宮崎縣美術館舉行鹽月桃甫大型回顧展及學術研討會
  • 2001
    logo-min

    © 1995 – 2023 李梅樹紀念館
    本著作係採用 CC BY-SA 4.0 授權條款 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