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梅樹月系列文章]尋畫

▲上圖為 自畫像/岡田三郎助/1899/ 油彩、畫布/48×37cm/佐賀縣立美術館藏/圖片出處:佐賀縣立美術館,此畫是現存唯一被確認的一幅岡田三郎助油彩自畫像。

 

這幅畫中飄撇ㄟ少年郎,是李梅樹的恩師~「東京美術學校」西畫科教授岡田三郎助(1869-1939)30歲時的自畫像。

此件署名繪於1899年的油畫,目前被收藏在岡田三郎助故鄉的佐賀縣立美術館。

根據館方的資料顯示,此畫乃是岡田三郎助作為第一位日本文部省派遣的留法學生,於留學期間在巴黎所畫的,也是現存唯一被確認的一幅岡田油彩自畫像。

岡田三郎助的自畫像極為罕見,除了上述由佐賀縣立美術館典藏的油繪自畫像之外,從日文舊籍文獻上另查得,1900年岡田尚繪有一幅素描自畫像。但文獻上的圖像模糊不清,且因年代久遠,此素描作品如今恐已下落不明。

不過,其實在台灣,可能還存在著岡田三郎助的另一幅素描自畫像。

依據李梅樹長子李景暘為《李梅樹畫集》所寫的序文所言,李梅樹在東京美術學校求學時期,於三年級升四年級之際,成績被指導老師岡田三郎助評為93分,乃全班之冠,因此獲得岡田老師親自頒贈自畫像一幅。

已故學者倪再沁在其論著《茲土有情》中亦指出,岡田三郎助對於李梅樹在繪畫上的表現十分欣賞,不僅在油畫項目上給了他全班最高的93分,並且還以一幅自畫像素描相贈,充份表現了對李梅樹的惜才與愛才。

然而,這幅岡田三郎助送給李梅樹的自畫像素描,是否還依然存在呢?

綜合李氏家族們的回憶,李梅樹在世時,將此畫掛在其板橋畫室的壁面上。但李梅樹於1983年過世之後,此畫即不知去向。

38個年頭已過,此畫竟像「人間蒸發」般不知所終……

由於即將在四月底開展的2021「梅樹月」,展覽設定的主題,是「東京美術學校日臺師生作品展」。而岡田三郎助不只是李梅樹的指導老師,亦是許多畢業於東美的臺籍前輩畫家如郭柏川、李石樵……等人的指導老師,岡田作品自是展覽的重心之一。

若是能找出岡田這張消失已久的自畫像,想必意義非凡。

職是之故,梅樹月策展小組乃抱著一絲希望及「姑且一試」的念頭,於日前來到岡田自畫像最後出現的場所~李梅樹昔日的板橋畫室,進行一場「尋畫」的任務行動。

李梅樹晚年與次子景光同住於板橋文化路巷弄裡的寓所,畫室亦設於此。李梅樹過世之後,留下大批畫作及文物,雖幾經多番整理,重要作品及文獻資料多已移藏李梅樹紀念館,但目前畫室倉庫及書房內仍留存著相當多的物品,現場景象堪可用「堆積如山」、「寸步難行」來形容。

歷經整個下午的翻箱倒櫃,及近乎地毯式的搜索,直到天色漸暗、夜幕低垂,尋畫行動只能告一段落。

可惜,目標未能達陣。

雖然沒找到岡田自畫像,但也非一無所獲~~

那就是,在尋找的過程中,居然翻出了幾幅塵封已久的李梅樹昔日人物肖像油畫,和幾本李梅樹的速寫本手稿。

其中,令人眼睛為之一亮的,是這幾冊速寫本裡的內容,除了有裸女、風景素描等常見畫題外,還有許多是過去未曾見過的題材。包括:臺灣社會運動先驅蔡培火及其夫人的4張素描稿、 1960年代鳥瞰臺北圓環速寫稿(2張)、重建中的三峽祖師廟正殿速寫稿等,還有一張罕見的粉彩畫「溪邊浣衣」。

沒找到岡田自畫像,固然有些許遺憾,但找到這批李梅樹手稿,也算是意外的收穫吧!

新出土的作品與手稿,仍待日後進一步的研究、解讀、建檔、維護或修復等後續工作的推行。

依然期待著,岡田三郎助送給李梅樹的自畫像,有朝一日,能夠重見天日。

(2021梅樹月預定4/24開展,敬請期待!)

 

▲岡田三郎助(1906)/圖片出處:維基共享資源

 

▲岡田三郎助1900年自畫像素描。圖片出處:《岡田三郎助作品圖錄》,岡田三郎助遺作展覧會委員會編,1940,便利堂出版

 

▲上二圖為李梅樹板橋畫室倉庫一隅

 

▲新出土的李梅樹油繪肖像畫(1);畫中人很可能是出現在李梅樹1950年作品《露臺》初稿的林進賢醫師夫人

 

▲新出土的李梅樹素描本:粉彩畫「溪邊浣衣」

 

▲新出土的李梅樹素描本:人物畫

 

▲新出土的李梅樹素描本:裸女畫(多張)

 

▲新出土的李梅樹素描本:三峽橋下河畔浣衣

 

▲新出土的李梅樹素描本:重建初期的三峽祖師廟正殿速寫

 

▲新出土的李梅樹素描本:鳥瞰臺北圓環(共2張);推測是1960年代,李梅樹因任教文大研究所賃居臺北南京西路時期,於住家陽臺上俯視臺北圓環所繪。

 

▲新出土的李梅樹素描本:蔡培火夫人廖溫音肖像畫

 

▲新出土的李梅樹素描本:臺灣社會運動先驅蔡培火肖像畫(蔡培火肖像素描共有三張)

 

▲新出土的李梅樹油繪肖像畫(3);畫中人應是李梅樹夫人李林粒

 

▲新出土的李梅樹油繪肖像畫(2)